台媽台姐部落格

該不該通過查看對方手機的方式來評判忠誠度

政治沒啥好聊的,不過是一場「選秀節目」,今天來聊聊感情。正好身邊發生了這樣的案例,就偽裝成故事說一說——當然,也說不定我寫的故事是編撰出來的,但又找了一個真實的由頭。
案例本身,還是圍繞著「該不該通過查看對方手機的方式來評判忠誠度」。我其實在《疑點管理系統 II》里面提到過這件事,就算到了現在,還有類似於「愛的坐標」這樣用來確定對方手機定位的APP存在。不過如今我看到這一類的廣告,都改變了一個說辭,是對小孩子的保護,確定自己的小孩此刻在什麽方位等等。有趣的是,這一類定位手機的詐騙APP,從一開始強調的是愛的忠誠,面對的人群是戀愛男女,過了幾年之後,還是同樣的APP,但是廣告變成了對小孩的「監控」——是否說明,能被這些APP打中痛點的人,從戀愛也已經進入到了婚姻的殿堂,此刻他們擁有了自己的小孩,結果還是需要通過監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對感情、親情的掌控。
再過不久,這個APP的廣告邏輯大概會變成,人們對自己年邁的可能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父母的「定位」。可謂是從戀愛到人到中年,都可以被這個APP涵蓋需求——如果可以,他們還應該設計一個死後的定位,比如這個當事人死在了什麽地方,要人們通過怎樣的方式找到他們的屍體。
在要不要查看對方手機,搜尋到可能的秘密這件事情的內核里,有一個看似邏輯錯誤,但似乎又是當下雙方為此唯一可以爭吵的點——「我不看你的手機,你難道就不出軌了嗎?」或者是「我如果看了你的手機,你難道就不出軌了嗎?」顯然,這兩件事之間並沒有前後因果關系,但這也就是當下兩個人唯一能找到的爭吵理由。因為出軌的事實已經發生了,偷看對方手機的事實也已經發生了,而這兩者看上去都是「錯誤」的,所以得分出這兩件事誰錯得更離譜,或是錯誤的前因後果。
我們得把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拔高一點來討論。與其討論「該不該通過查看對方手機的方式來評判忠誠度」,不如討論一下「人該不該保有一定的秘密」。「秘密」這個詞本身就極具曖昧色彩,雖然他是一個中性詞,但會因為主體的不同,在詞性上產生本質的改變。如果是你自己藏有的秘密,那這些秘密是褒義的,並且不允許被別人所侵犯的;但如果這個秘密是對方持有的,那它指向的又一定是那些陰暗醜陋的負面內容。
手機里的「秘密」有兩種,一種是隔絕在手機里面,不希望被外界看到的;還有一種是隔絕在現實的,不希望通過手機這個渠道公布給虛擬社交空間的其他人。簡單來說,就是「手機里保存的A片」和「當事人結婚了但還要偽裝成單身繼續在社交網絡上撩騷別人」。如果把秘密拆分成這樣,那你又覺得哪一種更「傷害感情」?
前段時間臺灣坊間做了一個調查(本來想找找大陸有沒有做過類似的調查,或許有,只不過在這個避孕套廣告都不允許出現在映前廣告的社會,我想就算有這樣的調查也已經成「根據相關政策該視頻無法查看」了),這個調查詢問了100個年輕人「是否介意另一半的手機里保存著A片」——結果超過七成的人都不允許對方和自己保持戀愛關系的時候看A片。接著是第二個問題,「是否會在自己的手機里保存A片」——結果超過八成的人都承認自己有保存過A片在手機里。
這里就出現了個問題,既然不允許對方的手機里保有「秘密」,但自己又會在手機里存著不允許被對方察覺的「秘密」,那這種不對等的關系里總需要一個「契約」來進行約束,否則感情關系就變成了得寸進尺的遊戲了。所以調查者問了第三個問題「是否希望檢查對方的手機,以確定里面有A片」——八成的人都希望能查看對方手機,可以用以「證明」對方對自己的「忠誠」;但反過來,「是否允許對方查看自己的手機」——果然有九成的人是不允許的。結果調查到最後,不用說結論,這些被調查的年輕男女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們更像是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締造者,但口口聲聲宣揚的目的是能夠保持感情雙方的平等。
另一種「秘密」就更有樂趣些。在互聯網上建立另一種身份,完全隔絕現實的自己。在虛擬的社交網絡維系另一種身份,並不是什麽「原罪」,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需要去維持的網絡社交形象。只不過當這個虛擬形象與現實形象區分得越明顯、越是割裂,其間的間隙就會產生越多的「秘密」。反過來,現實無法獲得的需求越多,就越是和虛擬世界產生更多的間隙,所以虛擬世界就會藏著更多的「秘密」。我見過很多戀愛關系里、或是婚後仍需要在網絡上保留一個「單身」人格的人,他們通過撩騷的過程,獲得別人的關註和欲望上的滿足,來彌補現實無法獲得的刺激和滿足。
當然,在這個里面還有很多復雜的「邏輯」,比如:一些人會在自己的「虛擬人格」里做出某種意義上的妥協——告訴對方自己並非單身。但撩騷對象依舊表現出對自己的喜愛,這樣的虛擬關系會讓當時的信心和自覺魅力暴增。同時,他們會對自己的這種妥協做出合理解釋——這是自己對現任對象的一種「愛」,從而抵消自己撩騷別人的負罪感。關於這一類的「邏輯」,以後會進一步分析。
到這里該立意了,該不該通過查看對方手機的方式來評判忠誠度?很顯然,關於這件事的討論不應該是「該不該」,而是你「想不想」,因為這件事並沒有對與錯,你看或者不看,對方如果已經出軌了,你看不看手機和他還是否保持著忠誠度已經沒有任何的因果關系了。
而設定這種「通過查看手機以確定忠誠度」的門檻,就好比是在寫字樓的廁所門口,設定一個「掃描入廁員工手機里是否儲存A片」的報警系統一樣,用這種方式來杜絕員工上班期間去廁所長時間帶薪擼管——那你覺得這群員工是會願意刪除自己手機里的「秘密」去上廁所,還是大家都默認在樓道的轉角處拉屎撒尿呢?

標籤:

發表: tmtsblog 分類: 未分類 迴響: 0 瀏覽: 0
迴響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