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媽台姐部落格

關於將手機帶進學校

        “手機能否帶進學校”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說,手機分散精力、傳播不良信息,應該被禁止。也有人說,合理使用手機促進養成自律習慣,得到大量學習資源,豐富課余生活,應該被提倡。權衡多種利弊、考慮各方利益後,我方認為:在校正確使用手機,能最大促進學生發展。
        首先,在校正確使用手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維護學校秩序穩定。雖然手機分散精力,學校為了培養自律而明令禁止,但這種“一刀切”只是簡單粗暴的鎮壓,無法使學生真正擁有自覺性。劉小川在《聖賢傳•孔子》中說:“孔子對性情的壓抑,導致了近現代中國社會物欲的反彈。”推廣這個原理,我們不難解釋學生將全部課余時間都花在手機上的原因。更宏觀來看,如今社會上“低頭族”“網蟲”比比皆是,但有哪位沒有受到過學校的“一刀切”管製?鎮壓而非教化,違背良好習慣養成的規律,必然事倍功半,甚至長遠來看適得其反。況且手機“走私”手段花樣繁多、極其隱蔽,想要真正禁止幾乎不可能,除非搜身抄家——而這勢必導致學生叛逆心理增長,厭學情緒上升,進而危害三觀發展,擾亂學校管理秩序。因此,手機有利於學生終身的行為習慣養成,維護學校乃至社會秩序良好。
        其次,在校正確使用手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促進思想境界提高。手機雖然有傳播不良信息的可能性,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所傳播的都是有益知識。目前高考考綱註重考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僅僅“閉關鎖國”、滿足於課本與復習資料,學生將無法有足夠的思想境界應對高考。沒有“國務院”“學習強國”應用程序,“政治認同”只是光鮮亮麗的旗號。沒有“探索發現”“百家講壇”開闊眼界,“史料實證”只是例行公事的應付。雖然有相關著作,但學生時間、能力有限。雖然有課本與老師,但畢竟是轉述、教條。周國平在《如何滋養靈魂》中說:“直接閱讀原著是與哲學巨人在文化聖殿的直接對話,轉述無法替代。如果讓我修訂課標,我只開原著選讀一門課。”在沒有時間讀書看報的情況下,手機是一手史料的重要來源,因此也是學科素養、學術能力、文化追求、思想境界的重要來源,是對接高考命題指導思想、全面提高考試成績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再次,在校正確使用手機有利於引導學生與時代接軌,進而助力國家乃至社會歷史發展。開辟鴻蒙,金麟奇緣,華為勇當時代戰線的銳騎先鋒,勇進逆全球化的殘風逆流。國際新秩序逐步建立的大趨勢下,科技實力是國力競爭的重要標準,手機符合規律、前途光明、生命力強,是新生事物,而青少年學生亦然。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假如學生也趨於保守、拒絕革新,非但不能從學校得到足夠的發展,還會拖累科學技術與綜合國力的進步,最終不利於人類社會的螺旋上升。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供求矛盾、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無序滯後問題明顯,而學校引導學生在校正確使用手機無疑會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人工智能與科技產生熱情,進而推動國家與社會的前進。
        雖說如此,但我並不認為手機的好處占壓倒性優勢、弊端可以忽略。正如“一刀切”派所說,手機使用不當,將大大分散學習精力、傳播不良信息。不過這些是人性的、發展中的問題,而非手機自身的、不可解決的問題。人性有懶於思考、趨向廉價娛樂、好奇不健康信息的弱點,但可以通過哲學教育、經典文學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我們自覺投入精力於有價值信息。發展中有風氣浮躁、教育觀念保守、不能從宏觀長遠角度思考的傾向,但隨著歷史潮流在規律的風的助推下愈來愈洶湧澎湃,思想會更新,眼光會升級。因此,學校應該以樂觀、開放的心態,教導、指引學生正確在校使用手機,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在社會進步的洪流中高速高質量發展。

標籤:

發表: tmtsblog 分類: 未分類 迴響: 0 瀏覽: 0
迴響列表
張貼迴響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